首页 > >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一循环” 又到时间了

2019-8-6     来源:互联网

8月25日,中国深沪股市的沪指继前日暴跌8.49%后,延续上一交易日大跌接近300点的基础上,上证综指昨日再度跳空低开200点,午后抛盘加重,上证综指在一路下跌,终失3000点整数关口。此次不仅仅中国股市遭遇暴跌,全球股市在本周同样遭遇血洗,亚洲股指陷入两年来低谷,欧美市场也未能逃离股指下跌的命运。历史不单调的重复,卻总是惊人的相似,面对此情此景,一起重新回顾历史上七年循环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2008年次贷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一循环” 又到时间了


美国房市从2006年起开始陷入困境,随着危机的加深,大量持有次级债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危机又蔓延至金融体系。2008年9月,危机集中爆发,受两房相继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摩根斯坦利和高盛有投资银行转为银行持股公司以接受联储更严格的监管等影响,美股大幅下跌,9月-12月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下跌31.2%,2009年3月更是一度跌破7000点。

联邦政府在危机之始就开始介入救助,联邦政府接管两房、援助AIG等;在联邦政府的积极救助下,美股2009年3月起触底反弹。危机过后,美国再次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2010年 6月25日,国会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厉和全面的金融监管法案。

2001年股市崩盘

2001年中国股市再次经历由牛到熊的转换,上证指数受到B股对外开放的利好刺激,创下2245.44点的历史最高点。2001年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 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庄股连续大幅跳水,私募基金爆仓,券商全行业亏损,投资者损失惨重。 国有股减持,大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管理层清查违规资金,上市公司业绩作假等重重因素困扰着市场。市场出现“推倒重来”论。

1994年中国股市暴跌

1994年通货膨胀水平一度超过20%,一年期存款利率全年维持在10.98%的较高水平。1993年至1994年,当时我国宏观经济偏热、通胀压力较大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在此期间国内股市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股市从1993年见顶1558点下跌至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325.89点,盘中最大再跌4.10%,收盘333.92点,成交4.82亿。

1994年7月30日,监管部门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出台,一度萧条的市场终于迎来井喷行情。

1987年美国股灾

1987年10月19日,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跌幅达22.62%;纽约股指在6.5小时之内损失5000亿美元。这次股市暴跌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的5.92倍。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

此次股灾发生前美国经历了近50年的牛市,其高收益性使得大量资本流向股市进行投机,生产性投资需求不足,形成难以维系的虚假繁荣,加上其他各方面因素导致股市暴跌。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1980年美国滞涨

由于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而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使得1970 年到1982 年美国经历经济停留于“滞胀”阶段。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 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1983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年的时间。

1973年香港股灾

从1968年到1973年,香港股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牛市”,很多人甚至辞去工作专门炒股,当时政府再三提醒民众过多民间资本流入股市,容易引发股市泡沫,但香港股民嗤之以鼻,然而到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跌至最低的150.11点,与1973年3月9日高峰的1774.96点比较,跌幅91.5%。股市崩盘,无数股民顷刻之间倾家荡产。打击之下,失业或半失业的人数日增。

1973年之股市狂热终止于3月中旬,此次股灾的罪魁祸首之一—大量外资借香港股市长期以来积累的虚高之势,先注资哄抬股价,又在高盘将所有股票抛出,获利离场,加上数家活跃上市公司发现伪造股票,导致恒生指数一泻千里,股市遂一蹶不振。

1973的石油危机、1987、2001年的股市崩盘、1980年的美国衰退、1994年的债市崩盘、2008年的次级债危机……将这些时间节点联系在一起,似乎预示着全球金融危机存在“七年一循环”,而如今,这个轮回似乎又开启了。

花旗的“经济意外指数”意外吗?

美国道富银行(State Street)的“风险先生” Fred Goodwin借助盛宝Steen Jakobsen的帮助引入了两个有趣的图表,两个都是关于经济周期的。

第一个是花旗的“经济意外指数”呈现的周期性情况,目前该指数再一次处于历史高点水平,现在处于严重恶化的时候,与其他实际高频经济指标相一致,暗示未来市场情况将出现恶化。除了因低质量和对服务员和调酒师等工作的低薪酬而形成的就业市场漂浮数据(结果就是“令人吃惊”的工资零增长)。

花旗经济意外指数

“花旗经济意外指数”显示实际经济指数是超出还是低于此前市场经济学家的预期值(彭博调查经济学家得出的中值)。该指数为正值意味着世纪经济数据超出预期,负值则表明不及预期。

第二个更富有启发性:它查看发生在全球7年一循环中的关键事件,并发现2015年之前每隔7年,有一个近期的“乘数”事件,它们带来主要的市场逆转,看看这些事件,2015是市场的下一个轮回了?

当前全球经济像极了1990年代历史正在押韵?

国际原油价格正在下跌,看似无情。新兴市场国家正遭遇货币危机。先前无可阻挡的东亚经济力量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增长放缓。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动荡。欧洲经济被德国的政治决定和对共同货币的担忧所拖累。美国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强劲,但却陷入了生产率驳论,硅谷的卓越创新能力看起来并没有带动经济增长。

难道今年还停留在1990年代,还是什么情况?

我不会深挖当时所有相似的流行文化,或者讲述克林顿和布什正在竞选总统,以及戈尔(Al Gore)也在考虑竞选的事实。仅从经济角度来说,当前的状况和1990年代中期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也许除了德国政治这一点,我认为我在第一段所提到的那些共同点都是无需加以说明的。所以让我来对此说明一下:1990年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Helmut Kohl)决定让东德以1比1的比率将他们大部分没有价值的马克换成德马克,这给这个重新统一的国家带来了经济上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持续了数年并影响了它的邻国。近年来部分由德国政客施加给南欧国家的紧缩措施抑制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

如今,也有很多在2015年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够使我们回想起1995年。历史不会重演。我甚至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押韵(指相似的事情)”。但似乎有一些相似的经济力量在起作用。

其中一个便是大宗商品价格正在下跌,这与1990年代的情况一样。另外便是美国经济已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这已经使美元出现大幅度的升值。两者是相关的。尽管最近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出现急速增长,但美国仍然是一个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所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经济增长。这点适用于世界上其他大的经济体——西欧、日本和中国——但不同的是这些国家都遭遇经济难题,而美国没有。所以美国占全球经济产出的比例已经开始上升。

长期以来美国的这一比例不断收缩,同时其他国家迎头赶上。但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强劲的周期性因素。目前看来这个周期可能会发生转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可能会在一些年后看到美国的这一比例上升,就像它在1990年代下半叶所做的那样。

这种比例的上升大部分要归功于强势美元,因为强势美元会给那些将本国货币与美元相绑定的国家带来压力,就像1990年代末的情况。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新兴市场货币崩溃并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在1990年代末的此类危机吓到了在美国的投资者并通常会带来一个短暂的资产价格缩水,但最终结果是有更多的资金流入美国,美国因此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不过在最后,它导致了国内股市的泡沫以及随后的破裂,终究成了一场梦。

当时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领导的美联储当然在这些事情当中发挥了作用——当时美联储预感到生产率将会出现短暂的繁荣,所以在1995年美联储并没有做出加息决定,并且之后为了应对俄罗斯债务违约以及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倒闭,在1998年底下调了利率。当前要做出降息决定就要难得多了,目前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已低至0.15%,而且外界广泛担忧,在为了应对历史性金融危机的过去六年里,美联储用掉了不少“弹药”,已剩下不多。

所以这是与1990年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不同是东亚“主宰力量”(这次中国取代了日本)出现增长放缓,而这个力量占全球经济的份额非常之大,但按人均基础计算就要小得多,其增长放缓会带来很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另外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核心,但相比较1990年代时的情况,其核心地位遭遇弱化,并且作为全球增长火车头的可信赖度减小。

今年是继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第七个年头,股市是否可以逃离七年命运般的魔咒?但不管股市最终是跌是涨,在股市里没有永远赚钱的买卖。最后还是要套路那句老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本站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函联系。